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快樂」 可以謙卑的嗎?

「快樂」 可以謙卑的嗎?
當一位十分快樂的人, 被人問他快樂嗎?
如果他想謙虛地回答, 應該如何回答呢?
記錄大家網上的回應:

快樂沒有什麼謙卑不謙卑的問題,是你為什麼事情快樂的那件事情才有謙卑不謙卑的問題

我覺得謙卑、謙虛其實就只是為了不讓他人感到太自卑的一種虛偽而已
如果在「能夠感到十分快樂」的狀況下硬要謙卑/謙虛的話
那就是...
「也還好啦,還算快樂啦」之類的這種回答吧


快樂是率直的衝口而出。


快樂還要謙卑,那還快樂嗎?


這裏便要明確定義什麼是謙卑。我個人認為謙卑是一種態度,而這一種態度是指當個人處於某種相對優越的環境或擁有某項不錯條件或能力時,保持平常心,不大肆炫耀。
當然你可以把「比其他人更能感受快樂」之類,定義成一種讓人羨慕的能力或天份,從而把「沒有沒有,我不怎麼快樂啦~」當成一種謙虛的回答。但從一般語用而言,快不快樂不會被當作成一種讓人羨慕的能力,不是一種比較項目,所以不論你回答快樂還是不快樂都不會令人聯想到你謙卑或不謙卑,更很少會聽到有人說「他這個人很喜歡炫耀快樂」。
這跟謙卑無關,但一般而言當你跟人說你很快樂,別人都會對你有正面的看法,或讓對方感到愉快。快樂是一種對事情的反應,它是表達對事物的一種滿足。當你身在劣勢,例如你生在貧困家庭,你卻說很快樂,這會讓人欣賞你。因為這種反應跟知足常樂這項美德有直接掛勾。另外當別人為你付出,或跟你共享時光,你說你很快樂,一樣會使人高興。因為這能滿足對方自尊感及歸屬感
樓上說的都很有道理,不過我想在此提出一個相關但又不同的觀點。
是否謙卑屬於為人處事的範疇,而快樂則是自身情感的顯現。所以本質而言,快樂跟是否謙卑沒有任何關係,但就情感顯現而言,是有莫大關係。簡單來說,行為會通過情感機制來產生情感,即你是否謙虛會通過價值觀來使自身滿足,即快樂。
比如,我們通常會通過謙虛來"讓自己看起來" 更好,所以當我們有謙虛的資本時都是處於自我優越感的時候。而一些內心比較空虛或自卑的,會通過炫耀來"讓自己看起來" 達到優越。
所以為甚麼我們看不起炫耀的人,同時也看不起不斷謙虛的人,因為都是"過度自我滿足" 的呈現。
而情感的表現之後,就會影響行為,而這也受價值觀的影响。因為快樂,所以謙虛,而有些偏激型或反社會人格,在興奮快樂的時候確實會做出炫耀、傷害他人行為。從上,這就使快樂在一個行為短循環裡不斷獲得快樂,直到被干擾為止。
你說興奮不是快樂,但在興奮的當下,是短暫高昂的快樂,畢竟快樂的真正面目,也只是生物激素調節的成果。
所以,若論快樂這情感,本身是跟謙卑無關,但快樂的機制作用,卻有莫大的聯繫。
因此我們能知道,不管你怎樣回答,只要對方的價值觀與你不符,那麼你就是在炫耀快樂。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一個一整天都無憂無慮快樂的人,我們會當他白癡。


我也蠻好奇在華人文化當中「喜形於色」為什麼被視為道德上流俗的表現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