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糖尿病

提高胰島素敏感度的19種食物,減64%糖尿病罹患率
2017-01-15 林昕潔/整理編輯

URL
瀏覽數115,273收藏15
提高胰島素敏感度的19種食物,減64%糖尿病罹患率
【早安健康/林昕潔整理編輯】富含鉀的飲食有助於降 低血壓、減少鈉對身體的影響,對於心血管保健有益,因此心血管疾病的專家常認為,增加鉀的攝取有益心臟疾病患者控制病情。不過,近期的研究則認為,不只心臟病患者可以多吃富含鉀的食物,部分糖尿病患者也能藉由補充鉀改善或控制病情!

日本滋賀醫科大學近期的一項研究發現,堅持高鉀的飲食,能夠保護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臟與腎臟健康。鉀的平衡由細胞和腎臟控制,是一種電解質,能平衡細胞內外的液體,對於肌肉收縮、產生能量和其他生物化學反應等過程很重要。

研究領導人荒木信一與同事招募了623位腎臟功能健康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他們在研究中發現,尿液中排出較多鉀的人,通常攝取的鉀也較多,而這些人的腎臟機能衰退較慢、心臟併發症的發生率也較低。

鉀可助胰島素作用,併發高血壓、酮酸中毒也應適度補充

許多糖尿病患需要藉由施用胰島素來控制血糖。然而,胰島素可能導致鉀濃度降低,因此這類病患在使用胰島素的期間增加鉀攝取,能夠預防缺鉀、同時提高胰島素敏感度和藥物效果。

另外,根據一項2010年刊登在《內科醫學誌》的研究,沒有糖尿病的人若吃富含鉀的飲食,也有助於預防慢性病上身。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者提到,鉀能夠刺激胰島素的製造,且在研究開始時鉀濃度最高的人,罹患糖尿病的機率較低64%,因此研究者認為,血鉀濃度是第二型糖尿病的一個獨立風險因子。

高血壓則是常見的糖尿病併發症,也與人體的鉀濃度降低相關。根據2011年刊登於《內分泌學與新陳代謝的專家評論》的一項研究,服用一種叫做thiazides的血壓控制藥物,可能會增加糖尿病風險。這種藥物的利尿效果,會導致水分和電解質流失。研究者提到,不論是藥物或飲食降低了鉀濃度,罹患糖尿病的機率都會增高。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併發症的一種,除了高血糖以外,還會同時出現血中酮酸濃度過高的問題。治療這種併發症的過程中,可能導致鉀濃度過低,引起心臟、肌肉或神經的疾病,因此也需要適量補充鉀攝取。

每日建議鉀攝取量4700毫克,可多吃菠菜、香蕉、馬鈴薯等

根據美國心臟學會,一般成年人每天建議的鉀攝取量為4700毫克。鉀的食物來源包括:地瓜、馬鈴薯、菠菜、菇類、豆類、香蕉、番茄、柑橘類、香瓜、哈密瓜、葡萄柚、加州梅、杏子、葡萄乾、椰棗、低脂或脫脂牛奶、脫脂優格、鱈魚、鮪魚等。

根據健康網站「DrAxe.com」,一顆中型的地瓜就含有952毫克的鉀,佔每日所需的27%,不過由於地瓜醣類較多,糖尿病患者仍須控制食用量,避免血糖飆高。而每杯菠菜則有839毫克,是每日所需的24%;一根中型香蕉含有422毫克,佔每日所需12%,都是適合幫助補鉀的食物。
胰島素,從「純天然」到「轉基因」
2015-10-24 由 張征 發表于健康


胰島素的發現,是人類在糖尿病治療領域取得的突破性進展。



在此之前,糖尿病還是一種不治之症,正不由分說地剝奪着患者的健康與生命。除了主張嚴格限食,醫生對此束手無策,不少患者甚至死於限食帶來的嚴重營養不良。

一、「純天然」:動物胰島素

轉機發生在1921年,加拿大醫生Banting和他的助手Best從狗的胰腺中提取胰島素,次年成功應用於糖尿病患者,取得「肉白骨、起死人」般的神奇療效,整個醫學界為之轟動。

1923年,Banting被授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從發明到獲獎,時間不到兩年,創造了諾獎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最短記錄。

當時,胰島素都是從豬、牛等家畜的胰腺中提取而得,可謂「純天然綠色藥物」。

但是,每噸動物胰腺中能提取的胰島素不到5克,產量太低,價格昂貴,遠不能滿足廣大糖尿病患者的用藥需求。

另外,與人胰島素相比,動物胰島素在氨基酸組成和結構上存在細微差別。作為一種外來異體物質,會受到人體免疫系統的排斥,造成藥物抵抗、效價降低。

再加之提純工藝水平有限,難免摻入雜質,可能導致部分患者出現過敏反應,甚至引起動物傳媒感染。



二、「轉基因」:生物合成人胰島素

如何得到與人類自身一致的人胰島素?如何批量、廉價的生產胰島素?為了解決這些難題,科學家一直進行着不懈努力。

1955年,美國化學家Sange通過「敲碎」胰島素、並對「碎片」進行分析和鑑定,終於搞清楚胰島素的氨基酸排列順序,他也因此獲得1958年度的諾貝爾化學獎。

1965年,中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牛胰島素,開啟了人工合成胰島素的新紀元。

到了上世紀80年代初,丹麥、德國等國的藥企已開始市場化批量生產人胰島素。

但是,這種通過化學合成法得到的人胰島素,由於成本很高,藥源依然匱乏,價格仍居高不下。直到上世紀80年代基因重組技術的成熟,難題這才得到圓滿解決。

辦法就是「轉基因」。

將人類胰島素基因植入到細菌的基因中,如大腸桿菌或酵母菌,然後大量繁殖細菌,收集細菌所分泌的「人胰島素」。

由於細菌的繁殖呈指數級增長,一個轉基因細菌在短短几小時後就能產生上百萬的後代,這意味着人們能夠以很低的成本獲得幾乎無限量的人胰島素。



三、「再加工」:人胰島素類似物

胰島素合成方式上的重大飛躍,惠及了數以億計的糖尿病患者。而且,科技的發展從未停下腳步。

上世紀末,科學家通過改變人胰島素的氨基酸序列和結構,研製出能更好模仿人體生理胰島素分泌特點的「胰島素類似物」,這也被稱為繼動物胰島素、生物合成人胰島素之後的「第三代胰島素」。

也許有人會覺得奇怪,為什麼對人類自己的胰島素還要進行再加工?胰島素類似物怎麼會比我們的「原裝」胰島素更適應人?

這要從胰島素的分泌模式說起。

1. 超短效胰島素

生理狀態下,為了應對進餐後的血糖升高,人體的胰腺會立刻分泌胰島素進入血液,即時發揮降糖作用。而皮下注射胰島素與之相比,會有一個延遲的時間差。

具體說來,胰島素經皮下注射後,開始是以六聚體的形式存在,逐漸解離為二聚體、單體,在組織間隙中擴散,最後進入血液發揮生理作用。

從注射到起效,整個過程大約需要30分鐘。這就要求糖尿病患者在進餐前半小時提前注射胰島素,否則,胰島素就無法在正確時間和地點發揮降糖效應。



這就好比千辛萬苦修築防洪堤壩,而洪峰卻在人們嚴防死守地點的上游早早到達,結果很容易造成潰壩,良田化為澤國。不僅餐後血糖明顯升高,更為嚴重的是,在另一個時間點又會誘發低血糖的發生。

提前注射胰島素,遠不是聽上去那麼簡單。打針之後到進餐,每次掐准30分鐘並非易事,尤其是在焦急、繁忙狀態或旅行、赴宴等外出場合。

而對於一些老年人、心不在焉或粗心的職場人,有時在進餐前甚至壓根記不起自己有沒有提前打過胰島素,這給疾病控制帶來嚴重隱患。

上世紀90年代,科學家們終於找到了解決辦法:在保留胰島素活性的基礎上,通過改變氨基酸組成和空間結構,促進胰島素的解聚和吸收,實現注射後快速起效。

例如,將人胰島素的B28位脯氨酸和B29位賴氨酸調換位置,所得到的產物「賴脯胰島素」,能夠減少單體間的非極性接觸,改變了人胰島素的自發聚合特性,從而易於解離。

又如,將人胰島素B28位脯氨酸由天門冬氨酸代替,得到新產物「門冬胰島素」,能夠利用電荷的排斥作用阻止胰島素單體或二聚體的自我聚集,同樣起到迅速吸收的目的。



再如,將人胰島素B29位賴氨酸由谷氨酸代替,得到的新產物「谷賴胰島素」,也能誘導胰島素單體間的靜電排斥,加速吸收。

簡而言之,這些新型超短效胰島素,吸收和起效時間更快,患者不再受到「提前30分鐘」的制約,使用胰島素更加靈活方便,大大減少了漏用或重複用藥的潛在風險。

2. 超長效胰島素

光有超短效還不夠,胰島素類似物還有另一個完全相反的發展方向:超長效。

還是從胰島素分泌模式說起。

我們的胰腺並非僅僅在進餐時才分泌胰島素,而是全天候保持着脈衝式分泌的工作狀態,這種持續、非進餐時的胰島素分泌被稱為基礎胰島素,對穩定血糖意義重大。

而動物或常規人胰島素經皮下注射後,作用持續時間很短,除非使用超級武器「胰島素泵」,否則根本無法模擬這一生理分泌特點。

早在動物胰島素時代,科學家們就在嘗試解決這個問題。

比如預先將胰島素與魚精蛋白結合,使其在皮下注射後緩慢分解,逐漸發揮生物效應,延長作用持續時間。但是,經過這樣處理的胰島素存在明顯的藥效高峰和波谷,而且生物利用度的變異較大,容易引起血糖的上下波動。



超長效胰島素類似物的發明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例如,通過甘氨酸代替人胰島素的A21位門冬氨酸,並在B鏈末端增加兩個精氨酸,所得到的「甘精胰島素」,能在皮下形成細小的微沉澱,使得吸收延遲,有效作用呈平坦直線。

又如,在人胰島素B29位連接了一個14碳游離脂肪酸,同時去掉B30位氨基酸,所得到的「地特胰島素」可以和循環中的白蛋白可逆性結合,穩定發揮作用。

再如,去除人胰島素B30位氨基酸,在B29位賴氨酸連接一個16碳脂肪二酸側鏈,所得到的「德谷胰島素」會在皮下形成可溶性多六聚體鏈,實現超長與無峰的藥代動力學特點。

簡單說來,就是通過對人胰島素的加工和修飾,使其穩定、緩慢發揮作用,從而實現「打一針,管一天」的治療效果。並且和既往的精蛋白結合胰島素相比,具有作用時間更長、療效更穩定的優點。

四、如何評價這三代胰島素

胰島素的發現和應用,肇始於「一代」動物胰島素,而濫觴於「二代」生物合成人胰島素。



前者橫空出世,開創了糖尿病藥物治療的新時代;後者克服了前者的免疫原性、過敏性、低效價等一系列缺點,並藉助基因重組技術實現巨量產能,使胰島素的普及應用成為可能。

「三代」超短效/超長效人胰島素類似物,更好地模擬了生理胰島素分泌模式,使用藥更加方便、安全,糖尿病患者有望實現更平穩的血糖控制、更小的低血糖風險、和更低的糖尿病併發症發生率。

目前,已罕能見到動物胰島素的身影,它已圓滿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悄然退場。

但是,對於胰島素類似物是否能全面取代人胰島素,醫生們卻有不同的觀點。

無論是從患者用藥體驗,還是從臨床效果來看,胰島素類似物都取得了更好的成績。但是,決定一種「新型」藥物去留的,並不僅僅看眼下療效,仍需要更長的應用時間,和更多的用藥經驗總結。

例如,作為超長效胰島素傑出代表的甘精胰島素,就曾引發人們對其「導致腫瘤發生風險升高」的質疑,雖然這一指控已被更多調查研究所否定,但人們骨子裏對新藥物的擔心卻沒那麼快煙消雲散。

至少在當下,生物合成人胰島素仍擁有最為豐富的循證醫學證據和臨床使用經驗,另外還有個突出優點:便宜。

對於已習慣提前注射、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當然沒有必要停止現有治療方案,而非去換用一種昂貴得多的藥物。就像沒必要硬拉着一個習慣喝豆花、啃大蒜的老農,去西餐廳品咖啡、嘗芝士,還美其名曰:「潮流呦」。

而對另一部分人群,比如高齡、有心血管疾病史、容易發生低血糖的患者,如果經濟承受能力不成問題,選用胰島素類似物顯然更加有效、安全。

五、總結

醫學問題往往並不局限於純粹的醫學範疇,「只愛嘗新,一味排舊」和「衣不如新,藥不如故」 是對待藥物的兩個極端態度。

就像在一個公司里,新人有新人的朝氣,舊人有舊人的可靠,二者不可偏廢,把誰放在什麼樣的崗位最合適,這才是管理者應有的智慧。
自體胰島素和人工胰島素有什麼不同?
2018-02-25 由 張征 發表于健康

胰島素是由胰腺b細胞分泌的一種激素,可以促進機體攝取和利用葡萄糖,對維持血糖正常水平意義十分重大。

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內源性胰島素的絕對或相對數量不足,需要給予外源補充。

所謂自體胰島素和人工胰島素,也就是人體自身合成的內源性胰島素,和人工合成、作為藥物提供給糖尿病患者的外源性胰島素。



二者的區別主要在於:

1. 結構不同

最早作為藥物的外源性胰島素,是直接從牛羊等大型家畜胰腺中直接提取的,這些動物胰島素的降糖作用和人胰島素類似,但生理結構有少量不同,進入人體體內後存在免疫原性、過敏性、低效價等缺點。動物胰島素也被稱為第一代胰島素。

動物胰島素現在已基本淘汰,目前臨床廣泛使用的是生物合成人胰島素和胰島素類似物。通過基因重組技術,藉助細菌或真菌所合成的人胰島素與人自體胰島素結構完全一致;而胰島素類似物則是在此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化學基團改造,有利於其更好的發揮生理效應。生物合成人胰島素和胰島素類似物,分別被稱為第二、三代胰島素。

2. 作用路徑不同

自體胰島素由胰腺分泌後,通過門脈系統進入肝臟,經過肝臟首關效應後進入血循環。肝臟門脈系統中的胰島素濃度遠遠高於外周胰島素濃度。

而外源性的人工胰島素通過皮下或靜脈注射的方式,直接入血並隨血循環到達肝臟等靶器官發揮生理效應。

由於作用路徑不同,使用外源性人工胰島素難以達到門脈系統的生理性高濃度,因此,對於肝臟糖異生和糖輸出的調節能力不及內源性自身胰島素。



3. 調節機制不同

內源性胰島素的分泌,要經過複雜的神經、內分泌調節。而外源性胰島素的補充,往往只是醫生根據患者血糖波動特點、儘可能模擬胰島素生理分泌狀態的固化模式。

目前,根據動態血糖監測結果,通過胰島素泵實時調整胰島素分泌速率的閉環式胰島素注射模式正在日趨成熟。

總的來說,對於廣大糖尿病病友,最重要的是要認識到人工胰島素既是一種藥物,也和人體自身分泌的生理性激素類似,是人體能量調節必不可缺的重要物質,並不會因為使用胰島素而導致成癮、依賴。
糖尿病人容易得癌症?不瞞你說:患4種癌症的風險會提高
2019-06-01 由 醫聯媒體 發表于健康

糖尿病作為生活中常見的慢性疾病,多出現在中老年人身上。如果平時沒有注意鍛煉,存在肥胖的狀況,可能導致體質下降。在循環受阻的情況下,糖類物質可能堆積就會升高血糖,甚至誘發糖尿病。部分人經常存在錯誤的飲食,總是進食高熱量,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同樣會增加糖尿病患病風險。



因此,人們在出現糖尿病後,需要第一時間採取治療措施,控制血糖。有一種說法,糖尿病人不容易患癌症,這是真的嗎?糖尿病患者真的不容易得癌症嗎?


糖尿病患者不容易得癌症?
眾所周知,糖尿病的患病人數逐年升高,引起了大眾的注意。但很多人以為,患上糖尿病後就不容易患上癌症了。其實,糖尿病患者依然有患癌風險,而且部分癌症的患病風險還會增加。這主要是因為人們的血糖不受控制,血糖波動和血糖身高都會對器官造成損傷。此時,這些受損傷的器官出現癌變的可能性就會增大。因此,糖尿病患者生活中需要積極控制好血糖,千萬不可大意。




糖尿病會增加哪些癌症的患病風險?
1、腎癌

腎癌作為常見的一種癌症,和腎臟受到損傷有關。長期高血糖的影響下,此時人的腎臟功能也會受到影響,就可能導致糖尿病性腎病的出現。久而久之還會導致腎臟細胞變性,出現癌變的可能,最終誘發腎癌。

2、直腸癌

在出現糖尿病後,人們患上直腸癌的概率也會增加。這是因為,人的結腸或者直腸均和糖尿病掛鈎。一旦血糖持續升高,發生了神經病變,此時人的消化系統就容易出現異常,甚至有便秘症狀出現。久而久之,患上腸癌的風險就升高了。

3、肝癌

肝臟作為人體的重要器官,除了受到病毒感染後容易引發惡性腫瘤外,人們如果長期高血糖沒有控制,,患上肝硬化,脂肪肝的概率增加,因此可能患上肝癌。據研究表明,中國肝癌的發生與糖尿病密切相關,糖尿病患者患上肝癌的風險升高了49%。




4、胰腺癌

胰腺癌作為惡化程度較高的惡性腫瘤,同樣多出現在糖尿病患者身上。據統計,臨床上有超過三成出現胰腺癌的人,在檢查過程中發現患者存在糖尿病,可見,胰腺癌的出現和血糖過高也有一定關係。

由此可見,當人們出現糖尿病後,需要第一時間採取有效的治療措施,以免血糖升高對機體神經,組織,器官等造成損傷,增加某些癌症的患病率。比如腎癌、直腸癌、肝癌和胰腺癌都與糖尿病有關係,需要提高警惕。
返回列表